科技资讯媒体ITFEED

首页 电商 互联网 硬件 创投 生活

搜狗,"中公司"的焦虑与攻略

王小川

昨天(8月17日),奇虎360上线了它的网页搜索 so.360.cn。此前一个星期,周鸿yi接受媒体采访还在谈“没有想好做什么样的搜索”, 几天后,360打响了搜索第一枪。

几个小时后,国内搜索市场占有率第二、超过7%(百度占有率80%)的搜狗出了份评测报告,CEO王小川随之在微博上转发了这份报告。报告显示,上线第一天的360搜索,整体搜索效果在腾讯搜搜之上,次于百度、搜狗与谷歌,而热搜词效果仅次于百度与搜狗。

这次360搜索上线,一向喜欢大鸣大放为产品鸣锣开道的周鸿yi出人意料地沉默,直到京东刘强东在微博上提到此事,他才回应了一下;而搜狗王小川又不忌讳地以“评测”为对手打起了广告,虽然选手做裁判,最后公布的结果也是搜狗优于360搜索,但是,搜狗评测实则肯定了360是一款不错的搜索产品,直接超越搜搜,细分指标超过谷歌,要知道,这只是一款刚上线第一天的产品!

周鸿yi与王小川态度的不同寻常,其实说明:这是一场所有人早都知道注定降临的战争――在搜狗与360之间、360与百度之间、百度与搜狗之间――没有什么好隐讳的。周鸿yi的低调恰恰表现了他对这场大战超乎寻常的看重,估计是想不通过宣传而通过产品的真实运行来观测用户与对手的反应。

这么一来,上两个星期王小川刚定义搜狗在业务模式上是“百度+360”公司,就过时了。下定义的时候,360没做搜索,而现在,360与搜狗的业务已在网址导航、游戏、搜索三方面高度重合。

与百度、360最大不同,搜狗是一家还没有上市的公司,甚至都没有想好给资本市场一个什么样的自我标签;收入规模也不大,2012年第二季度3000万美元。但又与其他一般创业型公司不同,搜狗用输入法、浏览器和搜索覆盖了3.7亿用户,按艾瑞报告排名中国互联网公司里第四,从这意义上,它不再是家小公司。

这是一家独特的“中公司”。

“中”的涵义如下:

1、出身不低,独立时非从零开始。

搜狗是内生自搜狐的富二代,2010年实现独立时,就已有搜狗输入法这款成功的产品,并得到马云、阿里集团的品牌以及1500万美元做背书,在市场上立住阵脚;

2、员工与市值规模。

搜狗的员工数量已经达到了1300人,突破五六百人的小公司规模;2012年被搜狐以2580万美元从阿里回购股权时,市值已经达到1.37亿美元;

3、产品线。

输入法、浏览器、搜索,三线作战,搜狗的业务主线已经超出一般小互联网公司的单一产品线模式;

4、对手。

搜狗的敌人都是重量级。“搜狗面临的对手都是巨头,我们只会挑战大公司。第一大巨头是百度。第二大巨头是腾讯,它的搜搜也在跟我们抢人才、抢流量、抢用户。第三大还有360。”王小川说。

如果说,头两点是搜狗胜过其他普通创业公司的优势,那么第四点就是搜狗最大的焦虑――它能否突破大公司以大体量压在头上的“天花板”,而第三点,则是它身为不那么纯粹、单一的创业型公司的“中型打法”。

三线作战、曲线救国,这是搜狗既要储备挑战巨头的能力、又要顾及创业公司生存现实的战略策略,在王小川看来,这就是搜狗的活法,没有更好的选择。

如他所说,长年浸泡在搜狐的经验,已构成他思维框架的一部分,他没法摆脱大公司印记去构想一个纯粹从零开始的故事。

这种“中”的思维与视角、“中”的存在与形态,在大公司小公司分野清晰的互联网界,相当独特。最终,它会是一个不仅独特、而且成功的故事吗?

以下为王小川自述:

搜狐教给搜狗的东西

在中国的环境里面,做创业公司失败率非常高,大公司做事失败率也很高,但相比,大公司有大的资源和人才储备。所以如果你在大公司里能做些创新的事儿,我觉得比小公司的成功率还高。

曾经有人问我,如果你从搜狗出来创业,你怎么看互联网的创业机会?我说,这样我就没有机会可言,因为我在开始做判断、做选择的时候,都会带上现在搜狗有什么来思考。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我把我放在了搜狗这个平台里面一块去思考,脱离不了这样的思考维度。不是说脱离了搜狗这个前提外面没有机会在,但这机会已经不是我的了。

可能当初,搜狗与搜狐暂时在某个阶段大家(对产品与趋势)理解不一致(虎嗅注:2010年头两年,张朝阳不同意浏览器方向,以至于王在搜狐内部被边缘化),但我对张朝阳有足够的信任,相信那个突破点会来,所以那两年我也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一边做浏览器一边把EMBA给读了。

这期间,我心态可能是放开了,放下之后能用更广大的视角来看问题,对格局就会更理解。所以在计划分拆搜狗的时候,我去找马云,请他来入资,我去做CEO。我觉得这样做对搜狐、搜狗都最好。

之所以去找产业资本(阿里),因为不是钱的事。搜狐是不缺钱的,找别人要钱不如找搜狐要钱。找阿里,是因为我认为能提升行业对搜狗的信心,也对搜狗能够更独立地运行有直接帮助。和母体太接近,在母体氛围下考虑的事情、创业意识会不一样。越在母体里面,就越做不了这事。(虎嗅想到:比方腾讯的张小龙,也是被腾讯收购的团队,不在深圳而在广州办公,所以从物理位置到原来的心态基因都和腾讯总部不完全一样?)

当时阿里一进来,大家对搜狗的信心莫名其妙就高了很多。这几年搜狗的收入涨了十多倍,大家信心已经从虚的变成实的,已经不会轻易流失掉。当初搜狗作为搜狐的子部门,话语权是很弱的,业绩也没有。今天有了业绩之后,大家会认为独立性能让它成长得更好。

与此同时,我做搜狗时肯定会带着搜狐的一些经验教训,这是搜狐给搜狗最大的价值。比如,搜狐有(按不同生命周期多元做产品)这样一个思维与做法,所以你能看到,尽管搜狐现在还拖着视频这么大一个耗成本的东西,但还是一个季度有几千万美元的利润,相当可观。但布局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时也有很多教训,比如有的项目跟得太晚,来不及了。

搜狗在这方面从搜狐学到的东西是:我们要能思考得很清楚,怎么在复杂混乱的格局里找到自己的定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要想清楚做什么不做什么(比方手机浏览器)。

一个公司该多元化还是该专注?专注的话,可能华尔街会很喜欢你,对你的估值也高,但多年后你会发现这个产品突然没后劲了。所以企业多元化和产品在每一个市场里的生命周期是要相匹配的。如果你只做一个生命周期里的产品,你就走不远。所以,2010年刚从搜狐分拆出来的同时,搜狗主抓以搜索为核心的用户量和收入。2012年,开始做推荐引擎,寻求在PC端找到不同于搜索的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与百度区分开来。2012年,开始布局无线市场。我们不断增加战场,现在是同时三线作战。

为什么一定要三线呢?因为搜狗在搜索上的份额和收入是基本保障;但如果没有推荐引擎,搜狗就不能在互联网界进入前列,就没有自己的阵地,只能在搜索里跟360、百度一场混战;而如果没有无线,就没有未来。

搜狐给搜狗提供了一堂“MBA”课,和一个生长坏境。如果搜狗一开始独立去做这件事,也许到今天也没做成什么。搜狐到今天为止,一直在坚持,给了搜狗发育的时间。

搜狐还有个重要的文化叫证明文化。可能老板开始不知道或质疑你的能力,但你做到了以后,他就会更相信你。现在张朝阳给我和搜狗的环境,明显是比两年前宽松多了,也信任多了。

虎嗅注:或许这就是搜狗一独立即努力追求变现、追求盈利的部分原因。王小川需要第一时间向搜狐与张朝阳证明独立是可行并有商业价值的。不过,阿里这次从搜狗退出的股份,为什么没有(部分)分配给王小川团队,而全由搜狐赎回?张朝阳为什么没有在股权上给王小川更大的空间与激励?是个问题。

与360、百度PK什么?

360是比较强悍的主儿,我认为就竞争力来看,360和搜狗是比较像的。我觉得他还是有创业的因子在里面。

搜狗跟360打仗好几年了,不是现在才进攻我们。360虽然说是攻腾讯、攻金山,但和360收入最相关的事情是在浏览器上面,而浏览器第一竞争对手就是搜狗。所以虽然搜狗一直以来没有去喧哗这些,但战斗一直在进行中。

对360而言,搜索是一个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切入点和做法跟我们可能还会近。我们和360其实都拥有浏览器的用户量。而搜狗已证明浏览器对搜索有强力拉动作用。做浏览器的商业价值在搜索而不在导航,我觉得这话就该送给360。从浏览器做搜索是它必然的一个选择,这个事情完全是在历史轨道上。以360的资源,和老周本身对流量控制的敏感,他早晚会走到这一步。

但是我认为,至少需要5年左右的技术积累,才有可能把搜索玩好。搜狗一开始也是以曲为直,为了做搜索绕了多大一圈,最后绕到浏览器。周鸿yi为了做搜索,从安全做起,绕的圈更大。

跟360比做搜索,我不担心技术,更有挑战的是怎么继续把搜狗浏览器的覆盖量做上去。我们在提一个新的概念:把浏览器做成一种服务,而不只是工具。什么是工具,什么是服务?举个例子,输入法是工具,你知道用它干什么事,它的结果可预期,产出是确定的。这种确定性能给用户带来的增值不多,商业回报其实也不大。所以我们要往服务上走,让浏览器给用户推荐更好的内容,这种推荐我们希望做到是,用户能感知到你(浏览器)更聪明,能够懂他、能帮到他。

让浏览器往搜索、推荐方面走,搜狗好几年前就想清楚了。所以现在周鸿yi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基本是跟在搜狗后面,我们有动向他就跟进,我觉得很正常。搜狗提出“三级火箭”之后的半年,他也开始提。而后我们提出“非百度方式进攻百度”,他最近也在用这个概念。

但他想通了也没关系,360的技术与积累是问题。

虎嗅注:如果说,搜狗在搜索上还可自称领先360一步两步,那么它要跟百度谈搜索,百度恐怕就笑了。

所以,王小川在各种场合,不爱将搜狗定义为“搜索”公司。他明白,如果还沿着“搜索”的定义走,不管是在技术积累还是游戏规则还是客户认知上,搜狗完全没办法去跟百度对话。

作为中公司,搜狗的机会在于做大公司没做、而小公司又没能力做的空档。这就是王小川反复讲今年年底会推出所谓“推荐引擎”的产品。

王小川:我不愿意用“搜索”俩字,因为市场一听到搜索就想到百度,客户一听到搜索就拿我们跟百度比,得给它找一个不同于搜索的名字。

推荐引擎会是我们未来的一个阵地、战场。360有浏览器但它在搜索方面没有足够的积累,特别是垂直搜索领域;百度有搜索的积累但它没有客户端的承载。这个事情就变成一个巨大的机会。

今年内,我们要出这样一个产品,它最大的好处是商业模式非常清晰。年内先把产品发出来,经过打磨,希望在明年年底得到用户的口碑和认可。

我不是赌徒,以移动互联网为例

现在无线领域已经有两家率先拿到了门票。一家是腾讯,有微信。还有一家是淘宝,淘宝的无线服务和PC端是一样的,很容易就把它的电子商务延伸到了手机用户的群体中。杀人不见血就是讲的这个,通常是看到了血才知道杀了人,但淘宝这把刀已经快到了不见血的阶段,所以大家对它还没有感知。大家甚至意识不到它已经这么顺利、成功地进入了无线市场。

剩下的各家还在探路阶段,在看自己的用户适不适合延伸过来。我认为,有四家目前是比较入围的:百度(搜索)、搜狗(手机输入法)、360(安全卫士)、新浪(微博)。

关于移动,搜狗还是在布局或圈地这样一个阶段。移动本身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所以在移动上我们目前做好三件事:

1、利用输入法充当入口,圈住更多的用户。目前进展顺利,搜狗输入法在互联网上实现了相当大的安装量。虽然移动互联网上VC投资的项目有数百个,但真正能够得到广泛用户的产品不多,用户量过千万的只有不到10家,搜狗是算入围的;

2、我们会在语音、地图技术上做积累,像搜狗地图原来团队也就五六十人,移动趋势一来人手立刻翻番。手机和PC两个重大的不同点是LBS和语音。用户对手机上的地图数据精度的要求、对地图的理解都跟PC端不一样。语音也是,用户都用手机来说话,再往下还可能产生搜索或其他的互动行为。这方面我们尝试了很多,这些积累还没有直接反映在产品上,但未来和产品是有结合的。

3、我们尝试发布了一些无线的产品,比如搜狗号码通,这是用来探路的。

我认为无线产品还没有说谁已经做成了平台化、做成了大框架,还是需要从用户量、技术积累、产品探索做起,目前行业是这样一个阶段。现在搜狗在移动上也不能定型,一旦定型就是错了。

我不是赌徒,不做孤注一掷的事。比方手机浏览器我们一直没动作,因为现在不觉得我有什么优势能打赢这一仗。在内部我一直告诉大家,要淡定些,本来这个需求就不大。搜狗浏览器是在PC端上有品牌,但我觉得在手机上浏览器远没在PC上重要。PC上你有90%的时间在浏览器里面,那在手机上呢?用户使用习惯是是90%时间不在浏览器里。而且,PC里面是用链接将互联网串起来的,手机里面你找不着链接,所以手机搜索也和PC上不一样。

发布时间:2012-8-17 9:30:04,标签: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