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媒体ITFEED

首页 电商 互联网 硬件 创投 生活

资本驱动电商多方激战:组团发展成行业新阶段

“淘宝+天猫”1万亿元的成交额给2012年惨烈竞争中的电商一个充满希望的指引。1万亿元的交易量,从侧面证明国人的消费能力,更证明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这也让传统企业如鲠在喉。毫无疑问,电子商务对于传统零售来说是一场革命。

但同时,电商动辄开打价格战,不仅将行业带入无序竞争中,也将自身困扰在盈利泥潭不能自拔。尤其是在资本对电商的狂热开始回归理性后,倒闭、并购如潮水般蔓延,生存压力下,开放平台、自建物流、精细化运营开始取代价格战成为电商发力点。

关键词1 开放平台

在垂直型B2C电商萎靡不振的时候,“开放平台”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家电商的发展战略中。目前占据电商市场较大份额的企业中,至少已有8家开放了第三方平台,包括京东商城、当当网、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1号店等。甚至,淘宝、当当、亚马逊中国和京东等平台型电商都已规模性接纳垂直电商。

通过开放平台的方式去经营,既能丰富自己的SKU,满足用户的需求,又可以规避自己的短板。开放平台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展方向。这些电商企业虽然在平台运营上各有优势,但均深陷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的泥潭。在一轮接一轮的价格战过后,电商企业开始意识到价格战并非长久之计,商家资源才是其今后发展的关键,电商巨头之间的争夺从前台转向幕后。在2012年“双11”前夕,天猫和京东之间的斗争再度达到白热化的境地。供应商被强迫“站队”的现象被曝出。

但在供应商看来,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平台的流量和政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收益才是最重要的。随着开放平台大战日趋白热化,平台之争已经从最初的引入更多的商品,变成一场直接影响电商效率的数据战和服务战。各个平台开始调整政策,拉拢品牌入驻,所以,开放平台能给供应商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也将成为开放平台未来竞争的关键。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商开放平台之争,也意味着电商行业进入了“组团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2 洗牌加剧

尽管电子商务行业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也遵循着大多数行业的发展规律:竞争初期,行业内公司数量不断膨胀,出现百家争鸣的场面;随着行业逐渐成熟,优胜劣汰,公司数量也会骤减。2012年对于电子商务行业来说,是关键的一年。血战升级,行业盘整开始了。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马云在2011年初曾放言,未来十年,电商企业绝大部分都会倒闭。言下之意,未来电子商务行业竞争残酷。

从2012年年初开始,品聚、乐酷天、耀点100、维棉网等电商纷纷倒闭,没有卷入倒闭潮的电商开始合纵连横共抗“寒冬”。9月,红孩子出售给苏宁,苏宁借此在母婴类细分领域圈地,加速实现“去电器化”;10月,1号店委身沃尔玛,沃尔玛的电商布局有了基础,而1号店也从沃尔玛获得供应链和资金支持。

2012年资本市场对电商行业投资放缓,整个行业弥漫着资金链断裂、欠款跑路、裁员瘦身的消息。即使是暂时逃过倒闭或者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几大“幸运儿”,他们的共同关键词也是“亏损”。据财报显示,当当网三季度亏损7340万元人民币,麦考林三季度净亏损达到3.363亿美元,凡客三年已经亏损高达20亿元人民币。

2012年的电商倒闭潮源于两个方面。其一,与2011年电商投资的黄金时期相比,2012年“中概股”在美遭遇危机,赴美上市窗口随之关闭。拉手网、凡客诚品、京东商城、58同城等中国知名电商都曾曝出启动上市程序,却因种种原因相继临门收手,一再推迟。其二,电商企业营销、人力等成本的不断提升,同时盈利能力有限。

发布时间:2012/12/26 9:02:15,标签: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