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媒体ITFEED

首页 电商 互联网 硬件 创投 生活

网购后遗症未消 双十二大力造势有谁愿“买单”

双十一的余热还没过,双十二就快马加鞭地来了。“0元购”、“全网最低”等双十二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近期电商们再次盯上消费者的钱包。不过记者注意到,伴随着今年双十二的,是双十一的各种后遗症,包括物流问题、产品质量以及支付环节的安全问题等。

有了双十一的惨痛经验,眼下双十二即将到来,究竟有多少人还会为双十二买单呢?

热闹 备战双十二 商家开始“吆喝”

如果说今年双十一阿里巴巴主打天猫卖家的话,那么双十二绝对是淘宝的主场。

本周,淘宝网宣布面向所有用户推出“扫码购”服务,今后所有淘宝网商品的详情页面都有一个专属二维码,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淘宝客户端扫码功能扫一扫,就能将商品导入手机,完成浏览、支付、分享等购物流程。为了鼓励用户体验和使用这项新服务,手机淘宝在双十二期间将投入超过1亿的现金红包回馈消费者。

此外,易迅网也推出了双十二许愿功能。买家只需进入许愿界面,就能对自己心仪的商品许愿,并有希望以低折扣买到商品。目前参与许愿的商品品类包括小家电及各类日常生活用品。

国美在线也已于12月2日拉开“巅峰双十二”活动的序幕,部分热销标杆商品底价提前曝光,这其中包括热门的iPad Air以及iPhone5S。同时消费者提前收藏标杆商品并分享至微博,还可赢取ipad mini以及现金大奖。

国美在线的竞争对手苏宁易购自然也不能落后,在今年双十二期间,苏宁易购新版电器城除了继续投入大量促销资源之外,还将利用覆盖全国的强大物流系统,为年末电器网购消费群体提供诸如本地送、准时达、半日达、预约配送、门店自提等多样化物流服务,满足广大消费者个性化网购消费需求。

热闹背后:双十一遗留问题

当电商卖家们为双十一的好成绩暗喜时,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却给双十二蒙上了一层阴影。

根据中国质量万里行网站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 双十一当天,京东品类销售数据平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倍左右,而开放平台的销售额增长也超过6倍,已占到京东年总销售额的1/3左右。

同时,消费者对京东商城的第三方商家的投诉量也比平时高,其中涵盖茵曼、波司登、百丽、新百伦等多个品牌。

就在年末最后一场价格狂欢双十二电商促销战已经热闹开打的时候,很多人却吐槽:双十一的问题还没解决,双十二叫人怎么再花钱呢?

问题1:退换货成难题

在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里,广东的邱先生表示,在优衣库买了一件毛衣,明显存在质量问题,想退货却被优衣库以双十一期间的商品不退不换而拒绝。

河北的贾女士双十一在天猫百丽官方旗舰店买了一双女鞋,发现左鞋后跟线走歪,于是协商换货,客服答应运费由贾女士垫付,等收到货之后再返给她。谁知新收到的比之前一双还差,鞋面线结线头脱出,鞋帮褶皱鞋底有灰,看着就像是被人穿过退货的,鞋盒也接近散架。再联系客服更换,并商量运费问题时,客服竟然不再搭理贾女士。

问题2:物流速度难保证

“京东买索尼电视机,需要索尼来安装,谁知道打哪个电话?”近日,网友“浦江新闻趣事”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引来不少网友关注。

记者了解到,在双十一疯狂抢购电器、家具等商品的背后,不少市民都遇上了安装难和送货慢的问题。

市民裴女士前不久在淘宝网的一家实木家具店看中了一款衣柜,当初客服人员承诺一周发货。但一周后,裴女士再问客服的时候,得到了暂时没货的答复,客服人员表示,厂家在江苏,很多买家都在等。最后客服人员对裴女士表示,要等一个月才能有货。

白领张女士双十一期间给男友网购的一件羽绒服,在4天前才收到。物流监控数据显示,该商品发货后迟迟没有更新物流信息,直到11月20日才有了第一条物流信息。

“推迟几天我可以理解,可是半个月才到货也太慢了。”张女士表示。

问题3:退款率飙升八成

国家邮政局网站数据显示,11月11日主要网商全天共产生订单快递物流量约1.8亿件,其中80%来自淘宝天猫,较去年同期增长85%,预计电商企业全天交易总额超过400亿元。全天各快递企业共处理6000多万件快件,是去年双十一最高峰3500万件的1.7倍。

与此同时,双十一疯狂扫货也带来了退货率飙高的后遗症。中国行业研究网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的退货率已达25%,部分商家更高达40%。

而根据天猫的公开数据显示,双十一中家具类销售业绩排名第一的全友家居近30天退款率为7.98%,总退款次数为6676次,其中因未收到货退款82次,买家无理由退款3652次。

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去年的经验,退货退款率增加,可能源于三个原因:物流梗阻,不堪等待而退货;消费冲动冷却,买家主动退货;某些卖家利用双十一刷单,自己给自己退货。

双十二哪些问题能解决

其实,对消费者来说,电商是否推出花样百出的促销活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获得更实惠的购买价格、更优质的购物体验和更全面的商品种类。

因此,为了避免双十一的问题出现在双十二,在双十一过去后不少电商网站也宣布了改进措施。

如一号店就在近期推出了“准点达”功能,即消费者的收货时间最短可精确到1小时的时间段内,从而实现1号店订单对消费者“如约而至”的承诺。

“比如早上9点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早8点到9点我可能还在家里,但9点后我必须出门上班或者开会了。”1号店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就让我们的顾客可以更好地区隔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此外,易迅网也推出了“贵就赔、慢就赔、假就赔”等三赔服务。易讯CEO卜广齐表示,接下来电商将会进入全方位比拼,包括配送速度、售后服务等,而自建物流的优势将会在以后的服务比拼中慢慢显现。

不过对于退款脱货率高的问题,电商网站纷纷表示,只能尽量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至于买家满意与否,只能是买家自己来衡量。而对于家居行业退款率高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家居商品,尤其是家具建材等大宗件的商品,生产制作的周期长,运输难度大,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做好收货周期长的心理准备。

新闻延伸

扫码致银行卡被盗 手机支付存隐患

双十一过后,新兴的手机扫码支付功能更是令很多网购买家开始担心自己的账户安全问题。

近日,浙江一位爱网购的女士用扫二维码的方式进行手机支付时,账户内十多万元的资金被不法分子转走。无独有偶,有媒体报道称,一家网店人员因点击了“买家”发来的含有手机木马病毒的链接地址,造成支付宝密码被窃,账户里的资金被盗用一空。一时间,手机支付安全隐患成为热议话题。

手机支付在今年到底有多火爆,相信已经没有人质疑。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用手机支付购买额已达到4518万笔,占当天总交易额的32%。这说明,有超过三成的市民已经脱离电脑的束缚,走在路上、坐在夜班车上,都能抢到双十一的打折品。

不过有利必有一弊,伴随着手机支付的是逐渐递增的安全事件。“由于手机支付普及的时间较短,大家的防范意识比在PC终端支付要弱很多。”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系副教授廖俊峰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描述目前的国内手机支付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移动支付还是一种新兴事物,消费者要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比如设置手机锁屏密码,尽量从官方站点和安全电子市场下载正版应用,安装专业手机安全软件,不要随意点击对方发过来的链接、下载附件等。

记者了解到,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还公布了将于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其中涵盖了移动支付视频接口、卡片、设备、多应用管理和安全、测试方法等基础技术内容,“确保了产品的互操作性和互通性”。

发布时间:2013/12/9 22:11:44,标签: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