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媒体ITFEED

首页 电商 互联网 硬件 创投 生活

二手车O2O:有模式无盈利

“资本市场凛冬已至。”在各类O2O峰会上,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通过亲身经历得出这一结论。伴随着全球各大股市持续动荡,国内风投愈发谨慎,给当下火热的创业潮泼了一盆冷水。几个月以来,O2O企业融资频次大幅降低,曾经豪迈的融资宣言已成一纸空话,惟有巨头不受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方兴未艾的O2O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如何在汹涌的浪潮中抓紧救命稻草,O2O企业各有心声。

国内二手车交易量的稳步攀升,资本投入的方心未艾,在O2O领域起步较晚的二手车电商,对所谓的资本寒冬大多持着一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态度。尽管每家企业都有着各自的底气,但仍逃避不了尚未实现盈利的事实。

有钱不怕冷

上半年获得大量融资注入的二手车O2O行业在本轮资本寒冬中并不慌张。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今年7月,优信集团、诚车优品、人人车等不下10家二手车O2O企业获得融资,金额从千万元到上亿元不等,其中不乏百度、腾讯等战略投资人的身影。人人车联合创始人杜希勇称,平台目前还没用到C轮融资的钱,资金方面并不紧缺。车猫网相关负责人表示,车猫网9月刚完成12亿元的B轮融资,正是弹药充足的时候。前期的资金注入,成为二手车O2O企业过冬的“小棉袄”。

除上述企业外,一些二手车O2O企业因为“家境殷实”同样底气十足。前身为赶集好车,在更名为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后,获得赶集网创始人、58赶集联席CEO杨浩涌未来一年投入10亿元的承诺。平安好车品牌公关总监周扬表示,平安好车是集团三大门户战略之一的汽车门户,备受重视,短期内平台没有融资需求,自然不惧所谓的资本寒冬。在杜希勇看来,寒冬来袭,受到影响的只会是融资非常早、商业模式不明朗或者团队能力不足的企业。

盈利路漫漫

纵然二手车O2O企业表面风平浪静,但其实水下暗藏礁石。在日前亿欧网举办的“互联网+汽车”新生态上,长久汽车事业部总经理赵文超表示,“在整车市场上,几乎所有品牌的前端销售都是亏本的”。他认为,尽管汽车销售行业远没有到寒冬期,但初创企业对盈利模式的思考十分重要。

不同于新车标准化销售可以带来的稳定收益,二手车“一车一况,一车一价”的问题很难形成统一的定价机制。传统二手车店商利用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透明,可能从中狠赚一笔,但互联网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让二手车电商很难在汽车销售中谋得较大利润。在此情况下,大多数二手车电商将盈利点瞄准了汽车金融及售后市场。但即使是垂直类养车平台,在资本寒冬下也开始战略收缩。北京商报此前报道,曾覆盖22个城市的博湃养车日前暂停了5个市场的服务。博湃养车方面回应称,“资本市场对行业造成影响,企业采取收缩战略过冬”。在汽车金融方面,即使有平安车险打底的平安好车,目前也仍处于市场奠基阶段,无法妄言盈利。优信集团公关经理陈天晗认为,二手车电商还处于教育消费者和树立品牌口碑的时期,很多企业有盈利点但不收费,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市场布局。

全产业链延伸

二手车O2O将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嫁接线上,虽然中间省去了多重经销环节,但整体盈利模式没有改变。从汽车金融、汽车交易到售后服务,企业间同质化竞争在所难免。“无论是二手车O2O企业还是线下经销商,始终是一场围绕车和车主的交易。”互联网商业顾问、亿邦动力网首席知识官叶志荣表示,在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但随着数据和用户的积累以及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二手车O2O企业有可能寻找到新的盈利点。在他看来,二手车O2O未来很有可能沿着车和车主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二手车O2O行业品牌众多,每个领域都有优势企业,只有保持优势才能最终突围。”陈天晗表示,二手车O2O企业最终比拼的还是品牌掌握的车源、口碑和知名度。但在北商研究院分析看来,二手车O2O和打车、外卖等其他O2O行业一样,在经过烧钱大战等一系列角逐后,多数企业会被淘汰或融合,最终的较量只会在几家寡头间进行。

发布时间:2015-11-4 9:56:35,标签:二手车 O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