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了城市的高楼和浊气,越来越多的人泛滥起了 “乡土情结”,闲时去到周边农村,采摘、烧烤、晒太阳,过一过田园生活,而周边落脚点最常有的便是农家乐、度假村、山庄等地方。
用户的周末休闲意识加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供给也在不断增加和升级,随着 “生活方式” 这种概念持续发酵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开始择一处栖居,在城市外沿、依山傍水之处经营民宿,颇具人文风格。而据了解,早在 2011年,全国农家乐数量超过 150 万家,年接待游客人次超过 6 亿,年营业收入超过 1500 亿。
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篝火便想做一个乡村旅游平台,主打农家乐、度假村等目的地资源的信息展示、预订服务,为用户提供香风鸟啼中返璞归真的去处。据悉,篝火的第一站选择的是贵州,先立足西南山区拓展农家乐资源,目前平台已经上线了近千家农家乐。
篝火的联合创始人章吉告诉 36 氪,经过他们的调研了解,目前全国农家乐的经营模式和状况有这样的特点:
-一般是上下结构,下面用来经营,上面用来自己住的农家乐现在占市场的 40%-60%,这样的改装也比较适应淡旺季;
整体建设比较规范的农家乐占 40%左右,一般会与旅行社合作来拓展更多的客源;
另外就是山庄、度假村等具有一定风格、文化的资源,占到市场的 10%左右;
西南地区多农家乐、乡村游,而沿海城市有渔家乐,像北方就有山庄、温泉;
农家乐接待的用户大多是周边城市的自驾群体,他们对农家乐的需求是落脚休憩、吃饭、休闲娱乐等,一般不过夜。
其中,农家乐的痛点在于,淡旺季明显,客源较稳定但有局限性,一大部分农家乐的硬件条件还待提高,难以发挥自身特色构建品牌。而通过篝火这个平台,商家可以积累优质的点评扩大客源,通过平台的营销活动来打破淡旺季的困境,在旺季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排名、推荐来均衡各家客源,未来,商家还能在平台上延展出更多潜在交易内容,比如农产品。
章吉表示,他们将贵州省做下来用了差不多 8-10 个月,目前地推团队 10-15 个人,接下来,篝火会拓展到四川、重庆和湖南等地,他们会以 “篝火乡长”,即类似合伙人制度来进行区域复制,以每个市为中心拓展周围镇、乡的 10 来家农家乐,由篝火乡长负责管理和运营。
据了解,在篝火核心团队中,创始人及董事长孙哲,是贵州省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同时也是篝火的天使投资人;联合创始人傅智建,曾与米仓资本等投资机构共同成立蜂巢创业孵化器,现任蜂聚投资的联合创始人;联合创始人章吉则担任产品经理的工作。
至于篝火的盈利模式,章吉表示,一是比较初级的签约协议价,篝火从中赚取交易差价,毛利会在 10%-20%,而未来,篝火更希望帮助农家乐构建品牌,开发特色产品,通过溢价提高客单价,并通过输出服务来盈利。据悉,篝火已经完成了天使轮融资,眼下也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
如果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可能乡村游会被划分到周边游的细分,在这样一个巨头戮力、且产品趋于同质化的领域,篝火的想象空间堪忧。但实际上,篝火并不是想从乡村游出发扩展其他旅游类目,而是想借此入口,未来能够围绕农村经营者延展出更多功能,比如乡村电商、农村金融等。
实际上,农村互联网“不免俗地” 被认为是十年内又一创业风口。电商巨头早已纷纷瞄向农村市场,除了阿里、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纷纷尝试在农村市场发力,今年,阿里的年货节开启 “上行”、“下行” 两条线;京东推出面向农村市场的 ‘乡亲 APP’,方便农村消费者更购买到品质、低价的年货,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发布优质本地农货,通过京东卖向全中国、全世界。
而雷军曾表示,未来农村将有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诞生,农村将越过城市发展的一切阶段直接与城市互联网的发展接轨。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有了返乡意愿,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也将会融入互联网的力量,这个领域有了更多可能性,雷军还提到,未来至少将投资 100 家农村互联网公司。
在这片蓝海市场,36Kr 氪研室推出过一篇行业研究《农业大国,如何向互联网转身》,包括宏观、政策,以及对农资 、农机具 、涉农金融、农产品流通等领域的详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讨论性的结论。另外,在《农村互联该怎样把农村 “互联” 起来》中也提到,农村人群具有整体人口基数大,人口分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小,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低等特征,而对于主体的种植农户,需求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品类和生产资料类,前者包括衣食住行,而后者关乎农资、农技、农村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