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媒体ITFEED

首页 电商 互联网 硬件 创投 生活

O2O观察:小区无忧的社区综合平台往哪儿走?

网友

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模式,以社区为单位综合型平台在近两年不断涌现出来,包括本文要提到的小区无忧,前段时间新闻颇多的叮咚小区,以及面对更多的用垂直类服务(家政、洗衣、生鲜配送)闯入社区的竞争者,以提供分类信息为主的社区综合类平台显得更加平庸,“毫无性感之处”。

小区无忧在早期更像是一个移动端生活黄页,通过提供信息接入社区周边的各类服务商家。随着它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变化,小区无忧通过平台模式切入垂直细分领域的战略能否成功?

1.基本概况

简单说,小区无忧是一个社区综合性平台,涵盖的服务包括宅配、家政、外卖等等。10月宣布A轮融资时,团队披露在全国范围内,“小区无忧”已开通56个城市,辐射28万个小区,接入了将近100万服务商家和手艺人。每天生活服务需求匹配量过万单,近一年来为社区连接和提供服务超过200万次。注册用户超过100万,活跃用户规模在10多万。

但在上海以外的地区,小区无忧仍然停留在“生活黄页”的阶段,目前仅在上海市场拥有地面配送团队,因此上海市场的数据更具价值:目前小区无忧上海外环内共有超100个宅配区域,数百名个宅配人员覆盖约5000个小区,用户月度重复下单率在30%以上。

我们和小区无忧团队沟通时,创始人唐皓表示,目前市场上平均每个配送人员日单量是8单左右,“小区无忧的效率可以达到平均水平的两倍”。

2.产品逻辑

O2O观察:小区无忧的社区综合平台往哪儿走?
(图:小区无忧在上海某小区提供的生活服务)

产品形态上,小区无忧几乎囊括了社区这个空间概念下的所有服务类型,通过提供信息匹配用户和服务商家。但不论是出于既定方案,或者是后期战略调整,小区无忧逐渐从平台概念转向对垂直服务的深入。

可以理解为,小区无忧先通过生活黄页的信息平台功能圈住用户,然后提供更深入的线下服务,包括自建物流团队以保证最后一公里配送。

目前小区无忧的业务线包括三大类:小区送、上门易、享周边;这三大业务的切入深度不同,其中小区送,也就是宅配是该团队目前的重心。

1)小区送:主要指宅配业务。这项业务目前仅在上海展开,宅配的项目包括外卖、生鲜,水果以及干洗。这是小区无忧深入程度最高的一项品类,也是未来的业务重点;

2)上门易:主要是家政、搬家等,是“手艺人”上门的模式,小区无忧对这一类深入程度不高,以信息接入和第三方合作为主。目前现在一共对接了100多家公司,包括平台型公司,也有实体家政公司。

3)享周边:简单的“生活黄页”功能,接入包括SPA、教育培训等商家。深入程度最低;

3.战略规划

为什么选择宅配——高频需求

以社区为单位的服务品类众多,小区无忧选择的是通过宅配这一个品类深入服务。

宅配的频率高,粘性高,通过宅配切入其他服务的延展性高,同时同类的竞争对手也处于早期阶段,这是小区无忧选择宅配作为切入点的原因。

如何面对红海式竞争——高频选品

宅配,尤其是生鲜配送,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红海市场,市场上已经出现初具规模的生鲜类玩家,包括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等。生鲜配送虽然毛利率高,但竞争激烈很难盈利。

小区无忧的打法是只提供比较高频、适合宅配的选品,目前以肉类为主,未来会增加供应商,但“最终可能也只有综合性平台10%的量”。团队无意和综合类的生鲜平台展开竞争,“只满足关键需求,不是全面需求”。

4.运营特点

1)推广方式:采用与物业合作+DM手册。除了传统的互联网推广手段,小区无忧的一方面和物业合作进行地面推广,同时采用了一个互联网公司鲜少运用的推广方式——DM手册。DM手册作为是手机app过渡性产品,主要面向的时社区的老年人。DM手册主要由地面团队收集商家信息成册然后派发,目前在上海已经投放100多万份DM手册。

2)地面团队的搭建:作为综合性平台,小区无忧相对更重视线下服务,目前在上海有一支1000人左右的地面团队。其中配送人员数百人,其余人员负责商家合作谈判、运营维护等。拥有地面团队,比较有利于保证服务质量,以及拓展到更多相关服务。

5.风险&不确定性

1)多点发力容易失焦:涵盖的服务品类多,好处是容易通过一些中低频的需求去获取一部分用户。但劣势也很明显,前期很难通过单一服务形成口碑效应和品牌效应,难以突破。同时会分散团队精力,对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

2)竞争激烈难以突围:现阶段更多的竞争来自垂直服务提供者,不论是宅配、家政、外卖都面临激烈竞争。如果无法形成平台效应,无法发掘社区服务的引爆点,失败的风险较垂直类服务提供者更高。

最后,附上部分和小区无忧创始人唐皓的交流,供参考:

O2O观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社区类项目的两种模式,垂直细分服务提供者和综合性平台,哪一个模式更有可能胜出?

小区无忧唐皓:单一品类的服务前期很容易突破,也容易形成口碑。当然这些单一类的服务到后期可能也会向其他服务扩张,变成一个综合性平台,他们的风险可能是后期的品类扩张。

而我们的风险更多是在前期,我认为最后会有一到两家综合性的社区平台省去,但是我们要死就死在前期,这个概率更高。

我们的想法是希望能够在社区生根,最后和这类单一服务提供者形成合作的关系。当然想要扎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种模式更有挑战。

O2O观察;同样是综合性平台,58和赶集来做这件事会不会更有优势?

小区无忧唐皓:他们一定有优势,但他们也许不是location概念,我们还是扎根小区,我们认为社区这里会产生跟“同城”概念不一样的东西。

面对移动的时候,场景的优势更重要,我们未来切得是交易,不是流量。每一个进来的用户都是精准需求,而并非简单的浏览。

社区综合型平台,这个概念下面真的看不到很性感的东西。我认为现在还没有找到真正引爆社区的点,其他人也一样。但是我们在摸索过程中确实看到了一些交易需求旺盛的东西。

O2O观察;怎么看待扩张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速度是不是很重要?

小区无忧唐皓:我们到目前还是没有贸然进入新市场,譬如像北京这样战略性市场,如果进入之后碰到问题再退出,可能面临的就是生和死的问题。目前我们还是在上海市场,在小区里扎根。

2014-11-11 9:38:56

发表回复(等你坐沙发)